『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面对这种情况,所有人都显得有些忐忑,宋海更是如此,他手中的石头就像是一枚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引爆。
“这不就是我在太和门口看到的那颗石头吗?”
朱由检不以为然。
王承恩应了一声,说道:“正是如此,陛下,此乃虎中之石。”
朱由检之所以保持着平静,就是因为他想要争取更多的时间,让这些学生们有更多的考虑时间。
这一刻,所有的狱卒都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陈凡终于失去耐心,松开手,石球从宋海脑袋上方落下,正好落在宋海脑袋上,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从这么高的地方摔下来,应该不会太疼,但是却很吓人。
没有发出任何的声响,那是一种低沉的声响,如果用来撞击人的头颅,那就是岩石和头颅的硬度。
一颗石子落在了地面上,发出了一声巨响。
宋海抱着头,他感觉到了一股钻心的疼痛!
他本来就被惊出了一头的冷汗,此时更是头晕目眩,四眼直冒星星。
但就在这时,宋海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道灵光。
不顾众人担忧的眼神,不顾众人惊愕的表情,将那颗石头拾了起来。
向上,向上,向下,向上,向上,向下。
李俊若有所思,叶云飞则是一脸茫然。
朱由检从宋海的位置上站了下来,他看到两人将石头扔到了什么地方,心中一喜,看来这个家伙已经想好了。
所有人都以为他疯了。
“宋海,你这是什么情况,脑子坏掉了吗?”
“王上?教授,宋海会不会被打疯了,要不要送他看一下?”
其他教官也是如此。
总干事走过来,围着宋海转了一圈,像是在看一个白|痴。
“喂,你没事吧?你怎么样?”
“你上课的时候,为什么要写乱七八糟的东西?”
总干事一脸懵逼,不知道这个学生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李俊则是仔细的打量着旁边的一棵槐树。
秋日的风吹过,吹得树上的叶子哗啦啦的往下掉。
李俊拿起一片叶子,仔细看了看,这是什么东西,竟然有一枚,正好是李俊的。
李俊身上的气势陡然一变,所有人都看到了李俊的表情,还以为他要吟诗作对,没想到,李俊竟然如此开心,如同当年范进中了进士一样,激动的说道:
“陛下!微臣明白了,先生!”
宋海突然放开了自己的神念,没有理会国子监的监察使,而是朝着朱由检走去。
“我也是这么想的。”
朱由向宋海使了个眼色,宋海抢先说道:“殿下,我发现,若是将这颗石头扔出去,这颗珠子就会落在地上!”
“我还记得,不管你用多大的力量,都会落在地上,我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东西在操控着。”
朱由检点点头,没有白教,没有白教,没有白教,没有白教。
宋海已经初步掌握了重力的边缘,但想要找到它,却还需要一段时间。
目光一闪,朱由检将目光落在了李俊的身上,他想要让李俊走的更远。
李俊想了想,整理了一番措辞:“是,是,殿下。”
朱由检一直在闭目养神,想要听听这些人在说些什么,可是过了很长时间,却什么都没有听到。
等了半天,也不见李俊开口。
“没了?”朱由检瞪大眼睛,死死盯着李俊,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李俊一脸懵逼,“没了!”
“这没了?”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没了!”陈曌有些无奈的说道。李俊想了想,说道:“我觉得,我似乎找到了什么?”
“说!”雷格纳一愣。
“陛下,我看到一片叶子落在地上,轻飘飘的,一点事都没有,这是何等的轻功?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这就完了?
似乎李俊并不是一个有科学研究才能的人。
朱由检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看来自己的期望落空了。
转过身来,朱由检问道:“这么说,你还会轻身功夫了?你还会武功?”
李俊笑了笑,说:“皇上,我会武功,我从小就喜欢看兵书,我的偶像就是岳飞,我的野心已经不在国子监了,也不在朝堂上了,我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放弃文学,从武,为大明做贡献!”
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讲!
真是个天才!
但再往下说,就完全跑题了,这根本就不是他的目标!
朱由检摆了摆手,“好!我明白了,你对我有大用!”
明王朝最不缺少的就是文官,如果李俊真的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将军,那么大明的未来,将会变得更加强大!
如果他真的有岳飞、霍霍那样的本事,大明的边境还用得着一个小小的后金和一个李自成来对付金国吗?
朱由检转过头来,看着宋海。朱由检向李俊发问,宋海则是看着叶子,看着阳光,看着天上的云彩。
忽然之间,他仿佛发了狂似的,猛地站起身来:“有了!原来如此!”
“呵呵!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那兴奋的样子,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
朱由检心中充满了希望,宋海毕竟是个人才,稍微给他一些启发,他就会有所收获。
宋海疯狂地绕着圈子,好不容易才压下心中的兴奋:
“所有的力量?这就是宇宙的法则!”
众生之力?众人更是一头雾水。这是何等的强大!
“任何东西都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应该是与物质的体积、体积有关的!我们的大地很强大,而这种力量正是使我们掉落的叶子和使我们抛向天空的东西掉落的力量!被石头打爆了!”
朱由检微微一笑,心想这小子还真是个人材,自己的一句话就起到了作用。
不过,‘万物之力’呢?既然已经被发现了,那就应该对原作者表示敬意。
“聪明!果然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监生。要不,我帮你换个名字,就叫重力吧。所谓重力,就是地心的重力!是不是很好听?”
“哪里哪里,都是皇上想出来的主意,想必皇上也是心知肚明的。”
宋海心中一喜,望向朱由检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朱由检不可能不会这门功法,但他毕竟是晚辈。
其实宋海并不清楚,这项法则并非朱由检发明,早在1687年,一位名叫牛顿的英国青年就已经发明了。
一节课程就此结束,朱由检感觉有些口渴,王承恩连忙让人端上了一杯茶。
所有的监考老师都走了,趁着午饭的时候,各自回家。
王承恩为朱由检准备了一张特制的雕龙木椅,朱由检却没有坐下,而是靠在一棵大槐树下,吹着凉风。
很好,很好!
“殿下,你这是在做什么?都是胡说八道!”
郭鸣翎很是骄傲,他知道自己说的都是好话,只想让朱由检听得懂,听得懂。
朱由检道:“什么?”……
“殿下,您说的重力是怎么回事?”郭鸣翎问道。还不如给他们讲点诗书,至少让他们知道圣人之道。
朱由检微笑着说:“重力为什么不能起作用?
重力法则的发现,是十七世纪自然科学最重大的成就,它将地上的物质运动法则与天体运行法则结合在一起,对后世的物理与天文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一切都在朱由检的脑海里,只是要向郭鸣翎详细解释,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冲了进来:“启禀皇上,宰相陈芝豹前来拜访!”
难道是陈芝豹?
这就是那个口无遮拦,口无遮拦的陈芝豹?
“把他叫来!”朱由检摆了摆手,一脸的兴奋,他以为自己要去找宋应星了。
这可是一位了不得的大人物!
老实说,朱由检觉得自己马上就要看到自己的偶像了。
宋应星是明代著名的科学家,他毕生从事农耕、手工业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科技文献。
如果不是明代的人比较保守,看不起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宋应星的成功还不止于此。
能和宋应星见面,简直就是天大的幸运!
朱由检在心里默数着,想着这位贵人会不会在太和门的拐角处现身。
果然,他刚数到“八”,宋应星就到了。
陈芝豹带着宋应星往里面走去。
宋应星虽然年事已高,鬓角都有了几根花白的头发,但他的气色却很好,走路也很稳!
朱由检看得很认真,隔着老远,他就发现宋应星双手上满是老茧,显然是常年在田地上劳作,和一些枯燥的机械设备打交道。
朱由检心中一动,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思。
上一世,大明没有重视宋应星,没有重视他,所以,我绝对不会重蹈覆辙。
此时,陈芝豹心中充满了疑惑,朱由察让自己去见宋应星,到底是为了什么。等他来到宋应星身边的时候,他正光着腿,正在改装一种奇怪的传递水源的工具。
他只是一个爱好机械的读书人,一个怪人。
他出生贫寒,参加过一次科考,却在天启和崇祯年间两次落榜,这才放弃了参加科考的念头。
宋应星也是一副将信将疑的样子,望着朱由检,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得到皇帝的接见。
“陛下!小民宋应星,给皇上请安!”
他刚要跪下,朱由检却是一把将宋应星抱了起来,语气中带着几分尊敬:“不要!您是宋大人,您是大人!”
朱由检这才意识到自己现在的模样有些失礼,声音一转,说道:“你不能跪下,你是我的掌上明珠,也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
宋应星躬身道:“殿下过奖了,属下受不起!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哪里配得上大明的英才!”
郭鸣翎也是这么想的,监察使更是疑惑,他曾经见过这位宋应行,去年参加了几届科考,结果都失败了!
“有何不可!”朱由检赞叹一声,“朕知道你对天文和地理感兴趣,朕明晓,你精通天文,自然是求之不得,为何不能成为大明的天才呢?”
宋应星一脸的震惊,能得到皇帝的夸奖,显然是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这让他很是意外,不过他还是想不通。
“陛下?这也太夸张了吧!小人,小人也就对天文地理感兴趣,哪里有什么一技之长!”
“我有个问题要问你!你这段时间有没有打算出一部叫《天工开物》的书?”朱由检一句话就把宋应星的话堵死了。
“《天工开物》?”宋应星更是一头雾水。皇上,我不是说我现在不想出什么书吗?”
朱由检掰着手指头数了数,这才发现,原来宋应星是在一六三七年,写出了大明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而这还只是个开始,相差了近十年。
朱由检一巴掌打在了自己的脑袋上,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他对历史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他们只能大致了解到历史的发展方向,却不清楚其中的细节。
幸好他是修仙者,修炼了《天地阴阳术》,可以预知未来发生的事情。这就像是老天为你关上了一道门,为你开启了一道新的窗户,让你看到了希望。
“陛下?”安飞一愣,随即问道。宋应星站在一旁,虽然不明白朱由检口中的“造物”是指什么,但看到朱由检一脸茫然的模样,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噢噢噢噢,我是说,你可以去编写一部名为《天工开物》的科技著作吗?”
啊!
在宋应星看来,这些实用的仪器,规律,科学,都是他最感兴趣的事情,皇帝陛下要他出一部,他自然不会反对。
宋应星闻言,心中一片沉重,躬身行礼,“臣愿意!”
朱由检开心极了!啪!“好!我想来想去,倒是有一件大事要与你商议!”
宋应星伸长了脑袋,好奇地问:“皇上的打算是?”
朱由检想了想,朱由检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想法。
大明帝国的技术腾飞,是朱由检梦寐以求的事情。
只要是在学校里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会明白,科技的进步才是整个社会最关键的一环。
不过,想要提高科技的质量,光靠科技是不够的。社会的发展总是与木桶原理相吻合。
一个人的社会发展,必须要有政治,思想,科技,经济等各领域的共同发展。
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打开民智,让民众接受新的理念,一步一步来。
首先,他要研究出新的技术,朱檀毕竟不是科学家,也不是什么超级英雄,他的系统并不是什么科学体系,可以让他完全掌控一切。
朱檀很清楚,他只是一个点燃蜡烛的人,也就是大明帝国的点燃蜡烛的人。宋应星,李俊,叶云飞,宋海,都是大明技术进步最快的几个人。
听到朱由检说起大明科技振兴的事情,所有人都是一脸震惊。
“你说的是?”郭鸣翎感觉自己的耳朵都要被震聋了,这是在开玩笑吗?
朱由检说道:“大明科技腾飞工程!”
宋应星似乎明白了什么,兴奋道:“什么意思?”
朱由检唇角一翘,说道:“我想说的很清楚,就是让你牵头,助我将此事办好。可以吗?”
宋应星抱拳道:“是!”
郭鸣翎欲言又止,实在是不知如何开口。朱由检说的是国家大事,而不是他想要做的事情。
……
而此时,大明朝,工部,李春刚却是一脸的悠闲。
周延儒也是工部的人,他说道:“李先生,你这段时间可是逍遥自在的很呢!”
李春刚端起酒杯,对着周延儒做了个请的手势,问道:“前辈,您有何吩咐?”
“哪里来的指令,哪里有指令!我很奇怪,如果现在的大明朝,每一个人都跟你差不多,那大明朝怎么办?”
李春刚冷笑一声道:“连朱由检都被扳倒了?你不让小臣就这么算了?”
“他在修炼,我在喝酒!我和国王的新欢是一回事!”
周延儒说道:“你是说,上面有坏,下面也有坏?”周延儒对此并不意外,大明大多数大臣都是这么做的,偷懒的很多。
李春刚却是微微一笑:“我什么时候说的了?”他一边说一边喝了一杯啤酒,然后把水果盘子里的橙子切成小块,塞进嘴里,美滋滋的。
“你身为工部侍郎,难道就不担心皇帝会怪罪你?王恭厂的案子,你真的以为就这样了结了吗?”
“王恭厂,你是谁?李春刚脸上露出惊恐之色,周延儒的这句话,让他瞬间回过神来,王恭厂隶属于工部,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工厂。
“这不就结了?刘户已被擒,连魏忠贤也陷了进去,跟我何干?”李春刚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平静的表情,让他心中的不安,稍稍平复了一些。
周延儒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李先生,王恭厂的案子,和你没有任何关系,这一点,李先生应该很清楚!”
李春刚更加的紧张了,他已经从刚才的醉酒中清醒过来。
“等等,周阁老,您这话是怎么说的?”
周延儒依旧微笑:“为师奉劝你一句,在大明朝做官,别做这种事,好好做你该做的事!”
嘿嘿!李春刚冷笑一声:“别说了,我们现在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如果我出了什么事情,你一定要保护好我,否则的话,我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
周延儒露出惊讶之色,眼中闪过一抹轻蔑,区区一个尚书,也想威胁他?
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了起来,走到门口,看到了那个喝醉了酒的军官。
“李尚书,你们府上的侍郎为何会被关起来?”
尚书大人?
李春刚这才回过神来,他竟然在外面等着。他急忙走过去,在王免的身上拍了几下,侍郎摇了摇头,随道:
“尚书,陛下让你来国子监?”
“什么?”李春刚一愣,“怎么会这样?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王免结结巴巴地说道:“老爷,王承恩刚刚让人送来了一封信。”
说着说着,工部的侍就呼呼大睡起来,显然是醉得不轻。
周延儒微微一笑,说道:“李先生,早上的时候,王老爷子就来找你了,那时候你不在,他就将这件事交给了王免,不过你也是个废物,喝醉了酒,什么都不记得了!”
顿了顿,周延儒加重了声音:“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上有问题,下有问题’!”
今早都说了,这都中午了,还能有什么事?
他没有时间回答,也没有时间思考,他强迫自己清醒过来,跌跌撞撞地向国子监走去。
……
朱由检突然说道:“司大人到了吗?”
王承恩连忙说道:“皇上,老奴早上就派人把工部尚书请来了!如今——”
“既然如此,他也没有必要出现在这里!”朱由检大喝一声,却是李春刚的声音从远处传了过来。
“陛下!饶命啊!属下来晚了!”
早晨出发前,朱由检让王承恩吩咐工部侍郎随时候命,到国子监与他会面!
直到此刻。
“干嘛?你这是要在建筑工地上干建筑啊?
朱由检走到李春刚的身边,发现他的脸色有些发红,手脚也有些不听使唤。
李春刚立即就想到了一个好的解释,既然朱由检这么说了,他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李春刚对朱由检的提议很是赞同。
“废话!你当我是傻子不成?”
朱由检大怒,如果是平时,他或许还会相信,但一个小小的衙役,怎么会知道他的所作所为?
而且,他还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酒味。
“你是不是喝多了?”
“是啊!不过,还请陛下信任我,我真的喝醉了!”
“不仅如此,你居然还敢在我面前说我是装的?”
他的每一句话,都好像一把利剑一般,狠狠的扎在了李春刚的身上。
不对啊,皇帝是怎么知道他喝醉了,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酒味来看,他是怎么在背后说他坏话的?
真是无法理解了,到底是怎么回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