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现在这个院子的会客厅里热闹非凡,十几个人,或坐或站围着廉伯和另外三个人,把个不大的屋子填的满满登登。
廉伯和两个小厮一个掌柜坐在桌子的四周,正在打马吊。旁边围着的人帮着看牌的支招的起哄的,好不热闹。
房间角落里,支着一个炭炉,炭炉上正烧着水。壶里的水应该烧开了有一会儿了,沸腾的蒸汽,顶的壶盖发出轻微的嗒嗒响,屋子里的人却没一个人顾得上看一眼。
冬儿在染坊做事有几年了,和这些个管事小厮们倒也认识。当下也没回避,提起烧水壶,去给桌上的茶壶续水。
冬儿一边说着“借光,让一让”,一边顺着让开的缝隙走近桌边。
听到冬儿声音的廉伯,抬头看了她一眼,顺手把手里的一张牌打出去。
廉伯的牌一出手,一个小厮就呼喝着“又赢了”跳起来。
廉伯这才发现自己打错了牌,恼怒的冲着冬儿道:“你这个妮子,不能晚一些再来吗?我看着就赢了的牌,被你给扰的输了。”
冬儿笑着:“呸呸呸,说者无心,说者无心。廉伯,大过年的,不好说输了的。您得注意一下。”
一边的胡掌事也笑着说:“廉伯,您老就要赢了的牌,也给我看看呗。”
廉伯原本就是苦苦支撑着的牌,自然不会给人看。他用一只手护着,把手里的余牌混入桌上的牌堆里,嘴里质问胡掌事:“你怎么一直在一边起哄,不见上桌?”
胡掌事笑着说:“我可不敢上桌,您老的钱只能让小子们赢。我要是赢了您老的钱,您老不知道要怎么跟我找事呢。”
廉伯气呼呼的一摊桌子上的牌,说道:“不玩了,不玩了。都麻利点,赶紧的,该干嘛干嘛去。我就不待见你们这些臭小子们,还是和冬儿聊聊比较开心。”
胡掌事失笑:“亏您说的出这样的话。这些天,不就是这些小子们陪着您开心吗?”
那个赢钱的小厮也嚷嚷道:“廉主事,这把牌我赢了。”
廉伯看看他,把身前的一把铜子儿一股脑的推给他:“拿走,拿走。”
那小厮大喜,连连对着廉伯和冬儿躬身:“谢廉主事谢冬儿姑娘。”
廉伯怒道:“我赏你的钱,你谢她做什么?”
小厮笑嘻嘻的说:“没冬儿姑娘,我哪里能得这么些钱。”
气的廉伯拍桌子赶人:“赶紧的滚。”
闹哄哄的人们不大会儿功夫,走的干干净净。冬儿帮着廉伯的随侍小厮收拾好屋子,才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喝。
廉伯吆喝着玩了半天,也是渴了。喝了口茶,对冬儿说道:“这么长时间才想起来看我老头子,看来家里呆的不错。”
冬儿说:“还好吧。要是大家都不那么磨叨,劝我辞工,就更好了。”
廉伯嗤笑她:“什么时候,你老老实实地回了家,就没人说道你了。”说着,看了看她头上,问道:“你怎么没戴那只青玉梅花簪子?姑娘家,还是戴个首饰的好。”
冬儿摸了摸头上,说道:“我这样的穷丫头,戴什么梅花簪,戴上也不相配。正好,我有个好姐妹,正月十八出嫁。我打算把那个簪子送给她,当做贺礼。”
廉伯的惯性思维,以为她要在姐妹的婚礼上才戴那簪子,冷不丁听到要当做贺礼送人,“噗”的一声,喷出刚喝到嘴里的茶,呛得连连咳嗽。
冬儿见廉伯呛到了,忙站起来,拿角落架子上的巾子。边递给廉伯,边问:“怎么了?呛到了?”
廉伯接过布巾,胡乱擦了擦嘴巴胡子,急吼吼的问道:“已经送出去了?”
冬儿有些不解,回答道:“还没,我打算等她出嫁前两天给她,给她个惊喜,让她高兴高兴。”
廉伯这才放下心,连道“还好,还好”后,斥责冬儿:“你这小妮子,那么重要的东西,怎么好随便送人。”
冬儿不服:“怎么了?年底别人拿的都是铜钱和银子,就没给我。就是您,一定要把簪子抵了赏钱。既然是抵赏钱的,那簪子就是我的。我怎么就不能送人了?”
廉伯耐着性子,说道:“你知不知道,一条杂色青玉,雕成那样一支做工精湛的玉簪,光是雕工和雕工的构思,就罕见的很。”
冬儿说:“当然知道,就因为簪子好,才要送给好姐妹出嫁。”
冬儿理所当然的口气,把廉伯气的够呛,说道:“你说你一个女儿家,第一次拿到个像样的首饰,当个念想不好吗?姐妹要出嫁,就不能送个别的东西?”
冬儿无辜的做摊手状:“可我没有别的东西,就这个看着还好。”
可不是这个好,别人拿了几年的赏钱,也抵不上你这一件。可这话,廉伯又不好直说,只好建议冬儿:“那就买一样差些的送她,也行吧?”
冬儿不满的看着廉伯:“那怎么行,差一些的东西又不能长门面。桂枝这些年过的很不容易,好不容易熬到出嫁,却连个长门面的首饰都没有,这我可看不过眼。我又不好和爹娘要好多钱买东西送人,所以,只好送这支簪子了。”
廉伯无奈了:“我算服了你这小妮子。”说着,张口喊人:“顺子。”
服侍廉伯的小厮进来,廉伯凑到他耳边说了两句,小厮就一溜烟的走了。
不大会儿的功夫,小厮禀报一声进来,把个巴掌大的小布包放在桌上,转身出去了。
廉伯把布包推给冬儿,说道:“那个簪子你自己留着,不许送人。拿这个给你那个姐妹做贺礼吧。”
冬儿疑惑的看了看廉伯,打开推到面前的布包。一看之下,立时眉开眼笑。看着不起眼的灰色绒布里,包着一对缠丝银镯,细细的银丝有规律的盘旋缠绕,繁复而炫目。
冬儿也只是高兴了一瞬,就把银镯包起来,推还给廉伯:“这对镯子做工这么复杂,又有分量,一定贵得很,您还是拿回去吧。”